课题组介绍
叶梦珊博士(中国科大1314郭沫若奖获得者、MIT博士)将于2025年8月加入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化学系,担任tenure-track助理教授。课题组致力于发展创新的无机合成方法,精准调控分子体系中金属-金属和自旋-自旋相互作用,以揭示全新的反应性以及电子结构特性。研究将推动生物无机、催化、镧系金属化学及量子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进展,服务于基础科学探索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 构建金属辅酶活性中心的仿生配合物,实现温室气体向高附加值化学品与液体燃料的高效转化;
2. 发展新型镧系金属体系,开发前沿光学应用和高效化学催化;
3. 构筑自旋为核心的分子量子比特和量子传感器,赋能下一代量子技术。
招聘岗位
课题组目前经费充足,现招聘多名全奖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员,诚邀对无机合成和光谱表征等方向感兴趣的优秀学生和青年学者加入。课题组欢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相关背景的申请者,具备以下研究经验者将被优先考虑:无水无氧条件下的无机/有机合成,过渡金属/镧系金属配位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分子电子结构/光学性质/磁学性质的调控与表征。
福利待遇
按照范德堡大学化学系的标准,提供博士生/博士后工资,保险和相关福利。博士研究生将获得全额奖学金支持。
联系方式
如对博士后职位感兴趣,请将个人简历(需包括研究经历和研究成果)发送至yemengshan@gmail.com,并同时提供至少两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博士候选人的申请需在学校网站提交完整申请,申请的相关信息可通过邮件沟通咨询,也可参考学院网站(https://as.vanderbilt.edu/chemistry/phd-admissions/)。
导师简介
叶梦珊博士将于2025年8月加入范德堡大学化学系担任Tenure-Track助理教授。叶梦珊2013年毕业于浙江余姚中学,201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并获得本科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由新创校友基金会资助),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导师:Daniel L. M. Suess教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导师:Jeffrey R. Long教授)。叶梦珊博士曾获中科大郭沫若奖学金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米勒博后奖学金(Miller Postdoctoral Fellowship)。研究方向涵盖生物无机化学,物理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和镧系金属化学,已在JACS,Nature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学校介绍
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成立于1873年,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Nashville)市,是一所享有盛誉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在US News全美大学排名中常年位列前20名,也被称为“南方哈佛”。范德堡大学化学系鼓励前沿交叉研究和高水平国际合作。学校配备先进的科研平台,包括超高场NMR、EPR、单晶X射线衍射、质谱、电子显微镜等核心设施,为科研工作提供全面支持。范德堡大学所在的纳什维尔市是田纳西州的首府,被誉为美国乡村音乐之都,拥有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友好的社区氛围和适中的生活节奏,也是一个极具美食特色的城市。近年来,纳什维尔快速发展,成为南方重要的教育、医疗和科技中心之一,是一个兼具学术、文化与生活品质的理想居住地。
2025-04-29